为纪念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诞辰100周年,北京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和英语系于1999年6月5日联合举办了座谈会。来自北大、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由发起人陶洁教授主持,中心主任袁明教授介绍了北大美国研究中心重新组建的情况与打算,并表示今后将积极支持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的各种活动。董衡巽先生从海明威发展“迷惘的一代”的思想、表现反法西斯主题、刻画硬汉性格、改革英文文体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海明威的成就与影响,得到与会代表们的一致赞同。陆建德先生特别谈了海明威跟中国的关系。抗战期间英国诗人奥登和海明威都来过中国。奥登后来写了赞美中国的诗歌,而海明威的夫人称他为“不情愿的旅人”,事后海明威写了几篇关于中国的报道,但都是应景之作,不很热情。两位作家对中国的反应值得回味。陆先生的发言让大家注意到一些过去研究中忽略的问题,引起了对海明威种族观念的讨论。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了纪念海明威将于今年推出15卷《海明威文集》,专门派参与编辑、翻译此文集的叶麟鎏先生前来北京向大家报告《海明威文集》的出版过程,谈了他翻译海明威作品时遇到的问题。抗战时期不少美国人来中国,但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各不一样,有人同情,有人冷漠,有人居高临下,海明威对中国的态度其实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与美国研究有关的话题。